首页 > 驻外报道 > 外交之声

驻丹麦使馆临时代办秦杰在丹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《中国崩溃论并不正确——中国经济正强劲增长》

来源:(驻丹麦大使馆) 2024-05-15 03:29

2024年5月13日,驻丹麦使馆临时代办秦杰在丹麦《商报》发表题为《中国崩溃论并不正确——中国经济正强劲增长》的署名文章,中文全文如下:

中国今年将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在5%左右。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,展现出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信心,更体现出中国经济韧性强、潜力大、活力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

今年以来,中国经济向好因素不断积累。一季度,中国出入境人员超1.41亿人次,同比上升117.8%,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%,制造业投资增长9.4%。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0.8,扩张态势明显。1至2月,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160家,同比增长34.9%。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3%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.2%。中国经济各项指标持续回升,起步稳中有进。 

长期以来,“中国经济崩溃论”和 “中国经济见顶论”主导着西方媒体,很少有冷静的观察者能够发出客观理性的声音。几天前,我在丹麦《商报》上读到“欧洲自由金融”机构首席分析师的一篇文章,标题是《大家都在谈中国的危机,难道欧洲的危机不是更大吗》。文章指出,“中国的确在一些领域存在较大问题,如住宅销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均在下跌,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正在下降,但这是从一个非常高的基数上下降的。82%的中国人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。” 

展望未来,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稳中求进、高质量发展的方针。创新将继续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。2022年,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亿吨,对世界绿色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。当然,世界期待中国绿色发展为应对气变做出更大贡献。如此看来,近期炒作的所谓中国绿色技术产能过剩就是个伪命题。中国正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。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超过3.3万亿元人民币,超过丹麦同期国内生产总值。

对外开放仍将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。中国已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,推动放宽电信、医疗等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。2013年,中国首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190条。目前,这份清单的全国版已缩减到31条,自贸试验区版仅27条。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 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。中国仍将是国外产品的巨大市场。2023年,中国稳居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市场,特斯拉在华零售销量超过60万台。丹麦品牌如乐高、诺和诺德、丹麦皇冠等深受中国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。

中国愿继续加强同欧盟和丹麦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。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“压舱石”和“推进器”。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,经济互补性强。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未来十年,中等收入群体预计将达到8亿。中丹两国在维护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方面有着共同立场,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等全球性挑战方面有着共同利益。4月2日,中丹经贸联委会第23次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。中方愿同丹麦加强绿色能源、生物制药、海运等领域交流合作。中丹两国应不断加强互学互鉴,共同推动世界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重大议程。


返回顶部
信息提示

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,跳转到其他网站,
是否继续访问?

继续访问放弃